女县委书记香艳官路:权色漩涡

16.骑车下乡01(6/7)

老伯的话让杜秀青听了心里很难受,是啊,乡下人,总是这样看自己,命贱!好像城里人就比自己的命高贵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被这样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活生生给割裂出来了!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能消除城乡差别就好了!

“老伯,您家里有几亩地啊?要这么早就开始犁田?”杜秀青问道。

“田也不多,可就是我一个孤老头子在耕种,所以要早动手。再说,现在是农闲的时候,正好可以慢慢干,不着急。”老伯说道。

“老伯,您的孩子都不在家吗?”

“唉,都在家守着这几亩薄田哪有饭吃啊?都出去打工了,几个孙子孙女留在家里读书!难啊!”老伯叹了口气说,“去年开始还好些,往年就更难了!”

杜秀青不知道老伯说的什么意思,怎么往年更难?去年好些?

“去年的收成好些了?”杜秀青问道。

“是,去年没有涨大水,田地没被淹,收成比往年好些。还有啊,去年我们镇里来了一位好书记,给我们重新核算了农业税和乡村提留,每亩地少交上百块钱哪,我们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真得感谢这位好书记啊,听说还是个女的,真是有本事!”老伯的脸上掠过那么一丝的佩服,依旧看着远处说。

听到老伯的这句话,杜秀青心里陡然一阵激动,没想到自己所实行的这个改革,还真是得民心的,不是亲耳听到这句话,杜秀青是不敢相信,老百姓对重新核算农业税和乡村提留有这么大的反应。就是一年区区几百块钱,可是对于这些农民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是吗?您没见过这位书记吗?”杜秀青笑着问道。

“没有,我一个老百姓,怎么能见到书记呢?!”老伯笑着说,“他们是当官的,我们是种地的,不一样啊。他们只要当好官,多为我们种地的着想,我就高兴了,我们也只要好好种地,把粮食交上去就好了。见不见书记,没有任何关系。”

“老伯,您家里现在的生活还挺好的吧?”杜秀青问道。

“唉,好不好,有饭吃,孩子有学上,吃饱穿暖就行了。平安健康比什么都好!”老伯依旧抽着烟说。

好淡定的老伯啊!杜秀青心里感慨道,一辈子就这么平凡地守候在地里,没有任何非分之想,没有任何杂念,勤劳伺候着自己的土地,踏实地过着自己的一辈子。这就是中国很多老百姓的共同之处。

其实,这些被很多干部称作刁民的群体,就是这么简单的生存诉求,不求荣华富贵,不求锦衣玉食,只求安稳太平,丰衣足食。那些常年上访的农户,绝大部分是被逼无奈,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或者对当地政府完全失去了信心,才会千里迢迢,离乡背井去省城去北京上访。但凡能问题能得到解决的农户,都不会选择这条路,没有人愿意当刁民。

天空中不知不觉又飘起了细雨,杜秀青的头发上落下了细细的雨丝。老伯站起来,带上斗笠,说:“孩子,回去吧,下雨了。我还要接着犁地,犁完旁边这块地,我也回去。”

杜秀青站起了身,看着老伯弯腰牵起牛绳,扛着犁往另一块的田地走去。那赤着的双脚,就那么结结实实地踩在泥泞的田埂上,每一脚都印出了一个深深的脚印。

看着这些清晰的脚印,杜秀青心里再次五味杂陈。

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多少人就是这样,一辈子在田埂上,在泥地里,印出自己的脚印。他们的脚印,被自己犁去,被雨水冲去,被白雪覆去,被泥沙埋去,终究没能留下一点印记,就那么无声无息,消失在岁月的尘埃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可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足迹,坚实地丈量着共和国的每一寸土地,为这个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