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的春天

【转贴】再思考,中国当代为什么不能出大师?(2/3)

文88分,英语98分,地理75分,代数92分,几何97分,植物80分,图画67分,体操60分。

“从两张成绩单上的成绩看,郭沫若那时显然算不上优等生”朱清时校长说,“家,令那些信奉‘从小看到老’者大跌眼镜。”

“如果郭沫若在今天上中学,这样的成绩是难考进大学的,即使考上了,家长和学校也一定要他上理科。像郭老这颗大师苗子肯定会被‘善意’地抹杀了。”朱清时感叹今天没有培养大师的环境,同时又举出了两个例子。

“考清华时,钱钟书数学只得了15分,吴晗则仅得0分,现在他们都不成能考上。钱伟长上清华时先读历史系,一年后他要求转读理学院,学校同意他试读。了解这些大师的事例可以邦助我们了解为什么最近几十年我国教育界未培养出大师。”

朱清时说道,当前教育界的急功近利和浮躁还表示在评估和检查太多。学校和教授们的精力大量花在应付它们上面。这些评估和检查的本意是好的,少作一些也是需要的,但作得太多了,指标又往往都是形式主义的,大家都在应付。“辛辛苦苦造数据,认认真真走过场”。不但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并且废弛了学术风气。“现在的学术风气,在各个学校已经降到了最低点”他说,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愿望,“与民休息三年,三年不评估,三年没有会”。

“谈立异人才培养不谈高考等于隔靴搔痒”

“谈立异人才培养不谈高考等于隔靴搔痒”,朱清时说,“高考时一分之差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它迫使学生集中全力应付要考试的那几门课程,全面素质教育无法实行。高考把学生的想象力抹杀完了,大学的学习过程又抹杀了一变,比及大学结业人就废了,然后又要他们去立异。”

朱清时认为立异人才的培养、大师的培养都是一个延续的过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高考导向的应试教育体制。现行的的高考制度要改革,才能更好的培养立异人才。

对现行的高考制度的改革思路他提出:一方面,不克不及轻易拔除考试。因为在目前的国情下,考试还是需要的,它仍然是社会上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体例,并且是千百万农村和基层弱势群体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迫切需要改革的是“一槌定终生”的考试体例。建议由各省市把高中阶段各门功课在学期末的考试改成统考,使高中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有更准确的可比性。然后高校招生时既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成绩,又依据学生的平时各科成绩包含音、体、美和其它高考没有的学科决定是否录取。开始试行时平时成绩占比重少些,待有经验和制度完善后再逐步增大平时成绩占的比重。

变“灌输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教育其实不总是有益的。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朱清时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

他介绍说,迄今在我国实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是以教师为中心用灌输体例教学生,特别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过去人类的知识还不太多,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优点很突出,因为它很快就能使学生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然而在最近一二百年中,人类的知识“大爆炸”,再用这种灌输体例教学生,学生的负担就过重了,就会像爱因斯坦形容的“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也会把肚子搞坏”,学生因次其它素质就得不到成长,甚至抹杀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朱清时对比西方国家的教育说,一个世纪前,西方国家的学校也存在这些灌输体例教学问题。西方科技先进的国家较早认识了此问题,他们在培养青年学生的立异素质上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