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之崇祯张凡

第375章 收集完后,一锅端!(2/2)

规模。

没有人统计过这些钢材的总量,张凡预估,至少也有七八十万斤。

张凡到了炼钢坊,看见那里摆放着大堆大堆钢材,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好。

毕竟用焦炭炼出来的钢,质地肯定好。

为什么?

焦炭燃烧后温度稳定啊。

焦炭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度,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

大明是掌握了这个技术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要大家钢铁的炼制,则必须增加煤矿的开采。

大明哪里的煤矿最多?

大概21世纪的正常人都知道哪里煤矿最多。

所以,还是要修水泥路,从顺天府修到山西。

如果要修水泥路,就又有大量银钞流入民间,进一步造成通胀。

现在还是良性的通胀,如果修太多,放水到民间太多,可能就会爆发恶行通胀。

所以,要加快速度从外部运送粮食和商品。

所以,就要加快钢铁的炼制,准备好火炮,准备开海!

所以,其实战争和经济的发展,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

当然,顺天府的煤矿量肯定够这里烧个一段时间,只是为了以后,肯定要打通从山西过来的交通的。

一想到这里,张凡心头那压力,比泰山还大。

大明朝的改革已经进入到过渡阶段,新的货币发放相当于给经济开了一条口子,必须要用源源不断的商品去填补。

这架马车开了,就没有回头路了,因为这关系到2亿人的生计!

所以,谁敢阻拦,就杀谁,死再多人也得让他们去死!

总不能让2亿人为那一小撮利益既得者陪葬吧?

“钢材的产量,朕需要你去和内阁对接,内阁会给你目标的。”

“遵命。”

钢材不是一拍脑袋就生产的,万一毫无节制的炼,炼多了没地方用,就成废块了。

生产一定是跟实际需求来的。

“以后有任何事,可直接密奏朕。”

“是!”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道:“魏清欢。”

“学生在。”

“你就留在这里,跟着赵大人多学学。”

“是,学生一定潜心跟着赵大人学习。”

“他是北京大学工学院的学生,今年卒业,是棵好苗子,你多带带。”

“臣一定好好培养他。”

崇祯开始安排人,去赵光抃给的这个名单的位置,一个个去访问。

这些人骑着马,向各个县奔去。

随后,赵光抃又带着崇祯参观了冶铁厂的各个地方。

第二日一大早,皇帝收拾了一下,便启程返京。

三天后,皇帝返回京师。

一切都很平静。

但平静下面,却暗流涌动。

因为皇帝去遵化的消息已经传遍这个北京城的官场,好一些人这些天都没有睡着觉,深怕皇帝发现了什么。

那么崇祯回去后,就开始找他们麻烦了吗?

没有!

他在等派出去的那些人收集回来的情报。

收集完了,就一锅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