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笑着把人打了!(1/2)
来南大陆的第一批人集中在南大陆北部一个港口。
这个港口被命名为“楚城”,至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严格来说,是大家随口叫来的。
它的谐音是“初城”,意为南大陆最初的城市。
大家也知道,天朝各地的方言繁多,这“初城”叫着叫着,就成了“楚城”。
既然大家都这样叫了,官方也就默认了,于是连官方文书上也写着“楚城”。
在上表朝廷的时候,朝廷一听都在喊“楚城”,那就楚城吧。
楚城的地位是南大陆第一个移民聚集点。
200万人不可能一口气同时抵达,都是分批分批到的。
最初到楚城的是朝廷的军队和官府的人。
半年前在这里修建起了军政司衙门,军营,还有南大陆巡抚衙门。
相关的一批官员开始丈量土地,成地围城,制定政策。
按照规矩,土地归朝廷所有,凡是移民过来的,可以低价购买。
价格很低很低,0.5两一亩地,这是中原价格的一半。
至于生活的必须设施,例如食品店,服装店,早在第一批跟随朝廷过来的人,就拿到内部名额,把店开起来了。
后到的人,要么赶紧买地,要么乖乖加入渔夫们的行列,去海边打渔赚钱。
一部分人跑去打渔的,一部分人买了地。
当然,队伍大了,总有许多不按规矩行事的人。
相当一批人跑到丛林里去伐木,砍了之后,悄悄卖出去,也算是在争抢第一桶金。
这是一个发家致富的时代,愿意出来的,没有多少人会一直抱怨生活对他们的不公,他们更多的是在想尽办法去赚钱。
资源就在那里,先到先得,大家都懂这个道理。
官府嘛,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明面上规定不准私自看法树林,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绝对禁止。
况且,随着人口的增多,对木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几个月的时间,楚城也有了简单的道路,虽说依然灰尘漫天,却已经初具规模。
道路两边临时搭建起来的木屋人进人出的,中原各地不同的方言在这里出现。
可以听到浙江的、湖广的、四川的、河南的、两广,还有胡建……哦不对,是福建的。
概括起来主要是西南官话,中原方言、吴越系和粤语。
明朝时期的北京说的可不是21世纪的北京话,明朝时期的官话是南京话,属于吴越系。
这是朱元璋时期推行的“洪武正韵”,有8个音节。
后世的北京话,是雍正时期推行的,揉入了不少满语,也简化了许多。
所以,这楚城的官话自然也是南京话,因为官员们都必须学官话的。
不然宣见到北京陛见皇帝,一口的粤语,你让皇帝情何以堪?
既然官员们用南京话,一些迁过来的有钱人平日里免不了办手续,自然也都使用的南京话。
就这样层级传染,你可以看到一些四川人也开始学着在公众场合说南京话。
当然,你甚至可以看到少部分辽东过来的人,和广州人在那里热心交流。
广州人可能做生意做习惯了,许多事情都会特意去顺着他们。
于是,你还可以看到广州人在那里说辽东发……话。
姚启圣和施琅坐在路边的小酒馆喝酒。
酒在这里卖得很贵,一般人喝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