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标,打造巅峰大明!

第100章 种田大杀器,《农桑衣食撮要》(1/2)

说话间,梁珉从怀中掏出一本薄薄的书册来,高高举起。

邵佐上前,接过了这本书册,转递到了朱标的手中。

朱标轻声读道:“《农桑衣食撮要》。”

“就是这本《农桑衣食撮要》了。”梁珉道:“这本书,乃是大元朝廷官员鲁明道所著。此书将农桑之事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农夫只要认字,即便老叟小儿,也能轻易读通。若全国的农夫都依照此书种植,我吴国何愁农桑不兴啊!”

“不错,真是不错!这本《农桑衣食撮要》很是不错!梁珉,你也很不错啊!”

老实说,朱标对宦官的印象并不好,并不认为自己需要宦官伺候。那么多小姐姐,难道不香吗?

要不是顾忌朱元璋的面子,恐怕当天就把这三十名宦官退回去了。

万没想到,这梁珉真是个人才!

《农桑衣食撮要》是什么?是一本农业百科全书。此书按照月令,安排农桑之事。农民只要按照《农桑衣食撮要》种田,就能获得不错的收成。

什么?种田谁不会啊?还用得着学?

不好意思,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儿。

在古代,技术的扩散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华夏万里江山,全国的耕作技术水平,本来就千差万别。而且,自从宋末以来,天下就不太平。连年战乱,老人越死越多,百姓的平均寿命越来越低,很多技术产生了断档。

种田,当然哪里的农民都会。但是,要说如何高产的种田,大多数农民还真不知道。

而这本《农桑衣食撮要》呢?

不仅总结了几乎全部的耕作技术,而且全文不过一万一千字,通俗易懂,是最适合推广的技术书籍。

说穿了,无论是军事战争,还是治国理政,哪里有那么多奇谋妙计?越复杂的计划,越不容易成功。

越简单粗暴,越通俗易懂,才越容易推广和实行!

如果这《农桑衣食撮要》推广全国,最少最少,全国能提高两成的收成!

这是什么概念?

全国以五千万人计,直接多了千万人的粮食!

现在吴国境内大概是两千万人口,那也能多几百万人口的粮食啊!

事实上, 在历史上,在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就大肆推广这《农桑衣食撮要》。

到了洪武朝晚期,全国开垦的土地,超过了八百五十万顷。全国税粮收入达到了三千二百万石,是当初大元朝廷的两倍以上。

什么是国之重宝?

这《农桑衣食撮要》,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宝!

朱标之前当然听说过《农桑衣食撮要》的名字,只是之前的吴国以战争为第一要务,才没派人花大力气找寻。没想到今天,由梁珉主动献来了!

能看出来《农桑衣食撮要》的重要作用,此人的眼光真是相当老辣。

某种意义上说,朱标今天算是得了二宝,一为这《农桑衣食撮要》。一为这梁珉本人。

“你们都下去吧!梁珉留下!”

“是。”

随着朱标一声吩咐,那些宦官、美人,以及朱标身后侍立的邵佐、周宗,都退了下去。

朱标的面色缓和了许多,道:“这本《农桑衣食撮要》,流传于世间的虽然并不算多,但真用心寻找,想必也不算太难。不过,我吴国那么多名儒大臣,还真没有向朝廷献上此书的。梁珉,你果然有些过人之处!以后,本世子手下的宦官,依旧归你指挥。另外,再赏你白银百两,以酬你献书之功。”

“奴婢多谢世子赏识,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