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标点符号,新朝气象(1/3)
朱元璋这次回军,没有大张旗鼓地搞什么凯旋仪式。
很简单的原因,武昌比朱元璋预想中坚固一些。三十万吴军围攻了一个月,都没有攻打下来。眼瞅着年节将至,朱元璋干脆命常遇春率三十万军继续围攻武昌。他自己则率领邵荣、徐达、汤和、俞通海等吴国主要大将,回应天过年。
说到底,还是陈友谅杀徐寿辉的后遗症太大了。
天完国起家靠的是白莲教。白莲教最核心的教义,就是“弥勒降世,地上天国”。这个降世的“弥勒”是谁?徐寿辉啊!
“弥勒”被陈友谅杀了算怎么回事?没有了弥勒,还能建成地上天国吗?
整个国家从高层到底层都从心理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所以,换成别的势力,朱元璋率军围攻人家国都的时候,肯定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防备人家的地方勤王之军。但是,朱元璋围攻武昌,除了要防备陈汉丞相张必先在外面的三万军外,就完全不必担心其他援军了。尽管围攻武昌不大顺利,朱元璋还是甚有心情地率领军中主要大将,回应天过年。
好吧,朱元璋回应天过年,朱标这个年不到十岁的童工,就终于可以解放了。
……
……
当天下午,中书省,白虎殿。
“标儿,这次你替咱监国四十多天,感想如何?”朱元璋一边飞快地批阅奏折,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
‘呃……’
朱标想了一下,道:“儿子最大的感想,是关于平江的张士诚的。虽然张士诚有两千里土地几十万大军。但是,张士诚面对咱们,必败无疑。”
“哦?为什么呢?”
“儿子监国四十七日,事情最少的一天,处理国政都在五个时辰以上。最多的一天,超过了八个时辰。而张士诚呢?据拱卫司的情报,张士诚称王后没几天,就倦怠政事,几乎把所有国事都交给了丞相,也就是他的兄弟张士信。张士信处理了几天国政后,也倦怠政务,将国事交给了黄敬夫、叶德新、蔡彦夫。这三个人骄奢霪逸,以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为能事。以至于民间有谚语流传……”
“丞相做事业,专用黄蔡叶,一夜西风起,干瘪!哈哈!”朱元璋接话道。
他饶有兴致地将手中的狼毫笔放下,指着桌上的三摞奏折,道:“难道咱就喜欢,整日里盯着这么多政务?但是,不盯着不行啊!咱就算这么勤政,中书省里面都有贪官。其他地方呢?真不知有多少事瞒着咱。咱估计啊,国家如果有十分力气,咱能用上七八分,就算不错了。”
朱标道:“像张士诚这样的,国家有十分力量,他只能用上两三分?”
朱元璋撇了撇嘴,不屑道:“能用上两分,都得算他老张家祖上积德!黄敬夫、叶德新、蔡彦夫贪了,他们下面的官儿贪不贪?他们下面的官儿贪了,那些小吏贪不贪?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么一级一级的贪下去,就算张士诚有几座金山银山,照样没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对了,标儿……”
说话间,朱元璋站了起来,重重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道:“咱出征的这些天,着实辛苦你了!没有人比咱更知道,处理这么多国务,得多么辛苦。”
“爹,您这是什么话?”朱标道:“师父有事,弟子尚且服其劳。儿子为父亲分忧,哪里说得上什么辛苦?”
“话虽如此,但咱心里还是感激得很啊!以前咱也出征在外过,但是,国家大事依旧要处理不说,还要担心应天有没有什么事情瞒咱的,只会比在应天处理国政辛苦……九年了,足足九年多啊……也只有这四十来天,咱才是真的只需考虑战事就好,不必考虑其他,别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