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铁血大明,真正总动员(1/3)
必须说明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朱标出兵帖木儿帝国之际,是没有打算,把仗打到这个地步的。毕竟,未料胜先料败,是一个名将的自我修养。
朱标最首先考虑的,是能不能胜利。
讲道理,帖木儿不一定要建立阿姆河防线。
巴里黑城重要吗?
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帖木儿帝国,受蒙古的影响太深了,都城其实并不那么重要。比如,蒙古帝国的国都和林城,也就是内地一个县城大小。从某种意义上说,名义上的国都并不重要,皇帝在哪里,哪里才是真正的国都。
如果没有阿姆河防线主力决战的机会,明军就只能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打下去。为了胜利,朱标当然不会介意,对帖木儿帝国的子民怀柔。
后来,是帖木儿用重兵建立了阿姆河防线,巴里黑城才重要起来。
直到这时,它才真正代表了帖木儿的脸面。
帖木儿输不起!
将主力云集于巴里黑城!
朱标轻而易举间,灭了帖木儿主力。
到了现在,形势如此之好,朱标的计划就要改变了。
这才有了朱标对帖木儿帝国子民的七大旨意。当然了,如此一来,大明原来的动员程度,肯定是不够的。
最起码,帖木儿帝国地方万里,一路杀过去,得激起多少反抗?即便暂时臣服的势力,就那么可靠?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粮道的畅通,需要多少士兵?需要多少民夫?
……
……
大明南京城,皇宫,坤宁宫。
“父皇在上,儿臣朱标顿首:巴里黑大捷,我军已经歼灭帖木儿帝国主力。然则,其国子民,不通汉文,不慕华夏,他们自有文法在,狂妄自大,卑视华夏,不尊我大明朝廷,久之必为我皇明大患矣!当此绝世良机,儿臣颁七大旨意,是谓教而诛之,一劳永逸,不为子孙忧也……啧啧啧……”
马秀英念到这里,微微摇了摇头,道:“标儿这孩子,在国内挺好的,比重八你仁慈多了。怎么这一到异域,就完全转了性儿?他……他这是要杀多少人啊?””
“让你念信,你就好好念,用不着评价。军国大事,那是男人家的事儿!后宫,不得干政!”朱元璋躺在紫玉床上,半眯着眼睛,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马秀英横了他一眼,道:“怎么?标儿是你自己生的?我这当娘的,说几句儿子,就大逆不道啦?看把你急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亲爹,我是后娘呢!”
“话不是那样说。军国大事,就是不能有妇人之仁!”
朱元璋坐起来,盘腿坐在榻上,仔细解释,道:“蛮夷畏威而不怀德,这句话明白不?”
“那我当然懂了。但是……”
“没什么但是,听咱把话说完。”朱元璋道:“知道,咱们华夏自古以来,最忌惮什么样的蛮夷?必须除之而后快?”
“那是……”马秀英看着朱标的书信,心中一动,道:“有文法的蛮夷?”
“聪明!”朱元璋道:“蛮夷有了文法,就是咱们华夏的心腹大患啊!比如匈奴、突厥、契丹、西夏、高句丽……对,高句丽!为什么隋唐四代帝王,发动几百万大军进行近十次远征?就是因为,这等蛮夷,有自己的文法,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骄傲,自己的荣耀,不但极其难以征服,而且自然而然会生出对我华夏的觊觎之心。一旦我华夏衰落,就可能取华夏而代之,是谓……亡天下。”
“这么严重?”
“就是这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