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标,打造巅峰大明!

第179章 秀女选拔,女官制度(1/3)

三日后,苏惜儿进了吴王府,参加秀女最后一轮选拔。

这些秀女的选拔,都是宫正司负责的。

宫正司全是女人,准确地说,是女官。

女官和秀女、宫女,并不属于一个系统。她们是朝廷专门聘请的,年龄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丈夫去世没有子女,而且读书识字的寡妇。本质上,她们和文官一样,有品级有俸禄,是来做官的,而不是如宫女一般做奴婢,或者如秀女一般做姬妾的。

后世之人都知道,大明宦官的权力极大。什么大太监刘瑾,祸国殃民造成土木堡之变的王振,九千岁魏忠贤……这些名字,几乎人人耳熟能详。

然而,事实上,那都是朱棣开了个坏头。为了夺取皇位,朱棣和京城的宦官有了太多的交易,也造成了大明宦官势力的膨胀。

朱元璋时期,宦官的权力极小。

要限制宦官的权力,不是立一块碑文,写上“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就能解决的。

朱元璋主要是通过各种制度,限制宦官的权力。

比如现在吧,负责朱元璋身旁各种日常事务的,并不是宦官,而是女官。

总得来说,女官系统就是六局一司。六局,就是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这六局。一司,就是宫正司。

近水楼台先得月。

谁和君王日常接触得多,谁的权力就会不知不觉间增强。所以,朱元璋在位的时期,大明的女官系统足以和宦官系统分庭抗礼。宦官想炸刺,先得过女官那一关,简直是难如登天!

后来,朱棣主动让宦官的势力做大。六局一司的女官,统统换成了宦官,才为后面的宦官乱权埋下了伏笔。

以至于明朝人朱彝尊,都感叹道:“使女官旧章不废,秣衣榆翟,绛纱貂婵,雍雍肃肃,何遽称九千岁于大唐之前乎’宫官罢设,阉寺乃得横行。”

所以说,别总说什么明朝灭亡,是朱元璋定的各种制度不合理所埋下的引子。朱元璋各种合理的规定,后人也不遵从啊!

死人能有多少余威?说到底,不过是,后世的君王和官员觉得有利的就遵从,不利的就改变罢了。

总而言之吧,今天这最后一轮秀女的选拔,还是宫正司的女官负责。

“不知今天,宫正司会考察什么?”

“不管考察什么,娟姊姊你一定入选!上次,娟姊姊可是第一名哦!”

“哪里,如果上次名次管用的话,又何必要进行这一轮选拔?到了最后,玉妹妹恐怕会在我之上呢!”

“我……不行,年纪比姊姊小两岁呢,什么都不懂!”

“不懂好啊!女子无才便是德么……倒是姊姊我,读的书有些多,反而不美呢!”

“妹妹只是年纪小,经的事少,读的书未必就比姊姊少呢!所以,还是姊姊厉害!”

……

大殿内,四十八名待选的秀女,不知不觉间依着家乡、身份、地位,分成了几个小团体,悄悄细语,互相吹捧着。互相吹捧中,又不服输地夹枪夹棒起来,蕴含着无尽的言外之意。

少女能有多少心机?

渐渐地,这些细语声越来越大,整个大殿一片喧哗。

倒是苏惜儿,既来自遥远的苏州,又没什么显赫的亲戚,和所有小团体都不搭界。她独自在一个角落中,默默不语,感受着沉重的竞争压力。

终于!

“王司正到!”

随着一个女声的吆喝,在八名女官的陪同下,一个三十来岁,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满面精明干练之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