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这才切成细丝,再从腌菜缸里取一根酱瓜和一个?糟萝卜,用刀工将酱瓜切成薄片,再将糟萝卜切成细丝,再将三者拌在一起。
这道菜的三种原料都不算名贵,但佐料也极其?复杂:用大蒜、草果、橘皮丝、砂仁这些香料按比例调配,最后还?要加入香油和醋才算完成。
叶盏拌菜过程中,各色香料的滋味慢慢萦绕鼻端,馋得豆角咽了好几回口水:“这拌麻绳都好吃。”
“那是?自然。”宓凤娘很得意,“别看家家都会做肉生,可我生平吃过的,也就我家盏儿?做过的最香。”
“这里头没什么秘密,只不过前期麻烦些,多?次调配和试验罢了。就如卤水,反复尝试直到做出?滋味最香浓的一碗,将配比认真记下来便是?。”叶盏并不倨傲。
又多?嘱咐了几个?徒弟:“你们几个?跟着?我学厨,须得记住这世家事最忌讳在决策时懒却在劳作时过于勤劳。”
“这话什么意思?”豆角听?不大懂,“劳作时过于勤劳不是?好事么?”
“放在这件事上,就是?在前期配比时犯懒,只用一道方子以为就可以,这样一来等后期就算每天起早贪黑做肉生,还?是?不会有什么生意的。”叶盏给?她?们举例。
“哦。”玉姐儿?听?明白了,“食客不会看你多?辛苦起早贪黑熬夜做菜,只会看食物好不好吃。”
“正是?,决策时不可犯懒,哪怕前期很辛苦麻烦,都要不辞辛苦。”瑛娘也跟着?点头。
做好了肉生后叶盏又煮了浓浓一锅老鸡汤,放在砂锅里,又吩咐宓凤娘:“娘记得请产婆们净手?,洗干净指甲,所用巾帕、剪子都用沸水煮过后再用火燎过才好。”
宓凤娘连连答应:“自然。”
她?又带了些滋补的礼品这才动身,叫叶大富将自己送到赵家去。
玉姐儿?看着?他们坐上牛车的背影,忽然念叨一句:“也不知道赵小?七怕不怕?”
“他如今应当在学堂吧?”叶盏估算了下,"听?说他们学堂只有月初才有一天的休沐假。\"堪比当代衡水。
“亲娘生产这种大事,应当会让他来吧。”玉姐儿?想想,“赵家家风与咱家相似,不是?那等为求功名不让孩子一心读书的人家。”
叶盏瞄她?一眼,咳嗽一声:“姐姐,这是?惦念了 ?”
“才没有!”玉姐儿?笑,将手?上的水滴甩叶盏一脸,"你莫促狭捉弄我。"
正商量着?,却来了个?戴着?帷帽的小?娘子,站在门口就口称:“昨天在你店里买的蛋糕,怎么是?馊的?”
叶盏吓了一跳,赶紧上前安抚,那小?娘子却俯身贴近她?,小?声道:“近日里你莫要外出?。”
叶盏还?纳闷,那小?娘子却不细说,急急就又往外走,片刻功夫就消失在外面的人群中,似乎从未出?现过。
叶盏疑惑,再想询问,却只能看到对方身影,只好将这件事记在心里。
她?安然待了几天,看着?左右无事,便放下警惕照常活动,毕竟没有千年防贼的道理不是?。
如今当务之急便是?帮赵夫人顺利生产,叶盏询问了街坊的郎中有什么忌讳的药材,贴心又做了些滋补的汤水每日里请爹送过去。如今生产在即,也不用担心补得胎儿?过大导致难产。
叶大富也乐得过去送菜,一来和赵家多?年情谊,能在这当口表示点心意是?人之常情;二来也能多?瞧瞧宓凤娘。
这天送走了叶大富没多?久,叶盏又开始准备筹划秋社。
马上就要到秋社日,按照大宋习俗这个?日子要好好庆祝,不逊于前世的中秋节,届时祭祀土神,不管是?富贵人家还?是?穷苦人家都要大肆庆祝,叶大富也打算回老家好好给?佃农们过节。
再加上秋收,他索性叫了金哥儿?一起互乡下去,正好看着?粮食归仓。
叶盏也准备在食肆里做一次秋社主题的餐饮活动,好让食客们多?看看新鲜。一家餐馆若是?老不换食谱,只怕再好吃也会让食客们感到腻味。
就听?外面惊慌失措进来一个?人,气喘吁吁道:“叶大姐!叶二姐!你爹的牛车翻了!”
?
叶盏几个?腾一下站起来,就要往外冲。
玉姐儿?想想:“我来吧,店里留着?盏姐儿?坐镇,还?得通知其?他几人。”蓬蕊自告奋勇:“我也去,寻了郎中或帮忙跑腿捎信也使得。”
叶盏留下,拜托了瑛娘去找二哥和叶璃报信。
谁知不多?久又来一个?小?童:“叶二姐!赵家叫人捎话,叫你往赵家去一趟,说是?那边生产不顺。你娘吓得晕过去了。”
怎么偏偏几件事接二连三来?
豆角跟着?发急,脸涨得通红:“二姐,我跟你一起去!”
还?是?叶盏镇定:“你留着?,万一他们几个?回来,没个?带话看店的。我去便是?。”
如今大街上到处都有牛车马车,类似后世的出?租车,招手?就停,问明是?同路后就能一起捎过去。
叶盏出?门,就见一辆牛车正停在门口,叶盏问了问车主,正好要去炭场巷方向。
叶盏上了车:“我有急事,加钱包车,烦请您路上不要再载其?他人,尽快送我去炭场巷。”
“好嘞!”车夫鞭子一扬,“啪”一下就拍在牛肚子上,“这就走!”
叶盏这才有闲工夫解下围裙,一边思忖要半路寻个?郎中带过去才好,赵家生产时边上候着?的都是?精通妇科产科的产妇,不一定能治娘。
再说,宓凤娘吓得晕过去,说明那些郎中不足以应付赵夫人的情形,索性再带一位精通产科的。
因此叶盏免不得跟外面吩咐一句:“烦请绕路去下定力院医馆,我要去请两位郎中过去。”
外面车夫闷声闷气应了一声。
叶盏这才开始琢磨赵夫人的病症,这个?年代生产会有什么情形呢?叶盏还?真不知道,只知道因着?这个?年代人们普遍早生育的缘故,虽然赵小?七年纪大了但赵夫人不到四?十,这算不得大龄产妇。
再说在前期也未听?见郎中说过赵夫人怀相有什么不妥,宓凤娘还?感慨过赵夫人好福气呢。怎么又忽然有了意外之事?
这么想着?想着?就觉得不对,掀开车帘看外面,却见窗外的风景并不是?往医馆去的路,外面都是?矗立的高墙,看不见店铺人家,似乎是?一条僻静的后巷。
叶盏心里打了个?激灵,想起那小?娘子没头没脑的警告,忽然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