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官家娘子种田_简克

第196章

太尉府

高太尉最终还是被皇帝陛下派去的人给忽悠回来了。

皇帝告诉他,门外的两尊门神已解决。高太尉深信不疑,屁颠屁颠的随着大内官回来了。

回到家一看,果然那几个“牢头”已不在。便相信了皇帝陛下的话。又精神饱满的为皇帝陛下卖命去了。

可事情真是这样么?不是,完全不是这样。李承佑确实被皇帝一吓一阻拦歇了心思。可最无赖最棘手的陈王没有收手啊。他只是阴奉阳违,把明面上的大动作改成私底下的小动作罢了。

但凡被高太尉看中欲深谈两家结亲的人家。不出几日,那家公子不是莫名其妙死了,就是被飞来横祸伤了,残了。一家两家还可以说是凑巧,三家五家就不是凑巧了。高太尉也不相信这是凑巧,随派人细细一查,果然发现猫腻。查到最后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人陈王。

更让高太尉吐血的是,这事被有心人炒了起来,在京城到处散播谣言,说是高家千金克夫,高家千金命硬。这还没怎么着,这些人都一个个伤的伤,残的残,还有一个竟然死了。

众人最喜欢听这样的八卦,这不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他的女儿是个命硬的会克夫的不祥之人。

高太尉不用猜都晓得所有的谣言必定又是陈王授意的。恨恨道:“他这是要毁了我女儿么。”这样卑劣的人,他女儿就是一辈子不嫁,都不会送给他高元吉糟蹋。

第一百五十一章 非良配

此次回京,除了探望祖母身体是否康健外,再有便是向祖母禀明他与黎雅的婚事。是以,卫珩不敢拖延,第二日起了个大早,便去了寿缘堂请安。

约摸是来早了,老太君还未起身,寿缘堂外只站着老太君的贴身嬷嬷,她端着水盆看到卫珩,忙走过来小声招呼:“大公子,怎不多睡会儿。老太君还要半个时辰才起身呢?”

“没关系,我等着便是。”卫珩轻声回道。他俩在门外可以压低了声嗓说话,倒不想还是被房间里的老人家听到了。

老太君年迈的声嗓自屋内问道:“外边是珩之么?”

“嗳,祖母,是孙儿。”卫珩朗声回道。

“钱嬷嬷,快,快进来侍候老身起床。”

“嗳,我这就来。”钱嬷嬷立刻端着水盆进了屋里,去侍候老太君起身。

卫珩没等多少时间,房门就打开了,丫鬟请他进屋。

因天色还早,各房请安还未来,屋里便只有祖孙俩。

“孙儿,怎起得这么早。是睡不惯么?”老人家平日里没这么早起,只今日爱孙等在门外便破天荒地也起了个大早,是以还有些睡眼惺忪。

“祖母,孙儿睡得很好。”卫珩看老人家还有些精神不济,便陪着她唠嗑,又讲了几个笑话,直把老人家逗得哈哈大笑。

卫珩估摸着她老人家已恢复了往日精神头。便将心中之事说了出来:“祖母,孙儿今日特来早了些,就是有事要向您禀告。”

“孙儿有何事要说。”老太君示意他坐到身边来。老人家其实早已猜到了。只孙儿不说她也就不问。

“祖母,孙儿要向您禀告我的婚事。”

“哟,孙儿这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了。这般急着过来禀告祖母。”老太君调侃道。

“祖母,孙儿要娶的女子乃飞狐县黎知州家的小女儿黎雅。”

“飞狐县?是你在北边认识的姑娘?”老太君一听,就有些不乐意了。她挖空心思想把爱孙弄回京来,倘若让他娶了北边的女子,回京岂不更难上加难了。

“是。孙儿与她两情相悦。她是个极好的姑娘。”

“孙儿,祖母不愿泼你冷水,可那姑娘门第到底是差了些。”自古以来婚姻都讲究门当户对。老太君尤为相信,且看家里娶进门的周氏,到底是小门小户女子,半点没魄力。卫家随便一个家生子都能欺侮到她头上去。再看胡氏这些姨娘,端得是泼皮市井。是以,老太君对小门小户的姑娘很是看不上。

“祖母,孙儿以为你会与别人不同,至少不会拘泥于陈规。”

老太君心里已打定主意不同意黎家女儿进门,“孙儿,祖母与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今后是要继承卫国公的,可黎家女儿这家世担不起国公府主母的职责。”

“祖母,孙儿不想继承父亲的位置,而雅儿的聪明能干,东京城里也没几个贵女及得上。”

老太君却觉得孙子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罢了,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儿哪有这等气度和本事。

“孙儿,不想继承国公府这样的话再不要说了,那姑娘,你若实在喜欢,那就纳进来做个妾罢。”

老太君觉得自家孙子这般天人之姿即便是配个公主都还要嫌弃人家品貌端不端正。更何况一个从五品小官的女儿怎可当孙儿正室,这种小门小户的女儿做个小妾也就罢了,正室那是万万配不上的。

而卫珩以为父亲的继室周氏便是小门小户人家的女儿,想来祖母对门第没那么看重。没成想祖母竟以门当户对来反对自己的婚事,是以有些寒心,“祖母,黎家女儿是我此生最爱,我断不会如此委屈她,您若不同意,孙儿便不娶。可孙儿还要说一句话,除了她我谁也不会娶的。更不会纳妾。”卫珩斩钉截铁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以此来威胁老人家。

老太君被吓得不轻,爱孙自小在她身边教养长大,几时见他用这样不孝的口吻和她说话了。想来是孙子被黎家女儿迷了心智。老太君更是不喜,心道本还想给她留个妾室的名份,如今连让她进卫家门都不可能了。

“孙儿,你可晓得,祖母和你父亲已为你定下一门亲事。乃庆王府永秀郡主。郡主人品贵重,孝顺有礼,比之黎家丫头,都不知道高贵到哪里去了。只有永秀郡主这样的门第才配得上你,才配得上卫家。”

卫珩想起高元钧初到北边时告诉他,老太君为他相看了一门亲事。原以为只是相看,却不想祖母竟然不问问他,径自定下了他的婚事。不由得大喊一声,“祖母!您平日里事事依着孙儿,怎在这样的大事上却问都不问我一声。”

“孙儿,祖母为你挑的人定然不会差。永秀郡主祖母见过很多次,确是个好姑娘,长得也秀丽端庄,最难能可贵的是她虽贵为郡主,却温婉大方,待人温和,很是讨人喜欢。”

“祖母,即便她人品再好也不是孙儿喜欢的女子。我不会娶她的。”

“胡闹,两家已下定,这事岂能开玩笑。”老太君已有些不高兴了。她的爱孙从未与她顶过嘴,如今却为一个小门小户的女子公然忤逆她。

“祖母,反正孙儿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娶永秀郡主的。退婚之事我自去找他们谈。只要她肯退婚,一应损失由我卫家担起。”

“孙儿,那可是庆王府啊,这样的事岂能容你儿戏。再说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老太君苦口婆心的劝道。

“祖母,就算不为这原因,孙儿也不能娶庆王府的女儿。”庆王府暗地里已投奔到陈王营帐,他又是恒王的人,为着这层关系他也不能与陈王的人扯上关系。

“为什么不能娶庆王府的女儿?”老太君隐约嗅出孙子话中有话。

卫珩却不立刻回答,问道:“祖母,这门婚事是何人牵线?”

“是你父亲牵的线。”可永秀郡主本人她也是打听考察过的。是觉得满意才同意两家结亲的。

卫珩忽然有些搞不懂卫国公的打算。大姐已是楚王正妃,明面上看他们卫家已是楚王那一派的人。为何父亲又想着和庆王府联姻?难道庆王和陈王之间的关系还没人知晓?

那庆王府又是怎么打算的?卫家明面上已是楚王的人,而他是恒王殿下的人。他们与卫家联姻的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