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茹传》(珍藏版全本)作者:夏天的绿

第118章

如今宝茹还是要着眼当下,仔细筹谋着‘甘味园’的第一步,为以后打下基础。首先的第一步就是要商量一下在哪儿开铺子,又在那儿办作坊。

宝茹找出那些日子自己走遍湖州,寻访房宅和铺面时留下的记录所有的努力都不会是无用功,即使当时没有用上,这会儿也能派上大用场。

郑卓和宝茹一起翻看,就想找出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宝茹抽出一张纸条道:“城南城郊是最便宜的,那儿的地皮也是白菜价儿,将来就近招工也是又便宜又顺当,只是那边太不好打点。除了和别处一样要往各处管事的使钱孝敬外,还有一些各个牌面上的‘豪杰’要打点,啧!”

宝茹不喜欢古代做生意的一点就是这儿了,除了有一些明面上的成本外还有许多‘灰色成本’,而且这些成本还会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官僚和流氓。官僚可不是指的那些大官儿,人家哪里晓得你开在湖州一个角落的小铺子,这里指的是扎根本地的一些小吏。

这些小吏官职不大,但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么,比起高高在上的官府老爷,他们无比熟悉他们所在的城市的一角一落,任何一样有利可图的买卖都漏不过他们的眼睛。如果商人市民可以凭借官老爷不知民情躲过一些例敬,但是却绝逃不脱这些‘老油子’小吏的盘剥。

至于流氓就不必多说了,他们明面上有好汉、豪杰的称呼,往往依靠武力和一些关系,在城市里‘划区而治’。他们视自己的‘辖区’为囊中之物,任何这以内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针对自己掌控的地盘,他们自然也会以保护费、孝敬之类的明目进行搜刮。

这个是何处都逃不掉的,但别看黑暗的很,但是这个世道早就总结出了自己的行事规则,按着一定的‘章程’来做,即使看上去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但生意也能顺顺当当地做下来。

宝茹晓得自己可没能力改变这世道,所以她也没在这上头白白生气,但是‘城南’的浑水她是不打算趟的。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城南是湖州穷苦人聚居的地方,本来就鱼龙混杂。再有,因着那儿穷苦,就是巡查的官爷也少巡视,这加剧了那儿的无法无天。

虽然宝茹家在城南秀水街有一份产业,但是秀水街依靠城南的一些作坊,是城南说得上繁华的地方,所以还能说是王法之地。但是真到了城南城郊,那就一切都说不准了,更穷更黑暗,那里的居民按着那里的规则生活倒是没什么,但是姚家要是做那儿的外来户就会有数不尽的麻烦。

每当想到湖州还有那样的地方,宝茹就像被针扎了一下一样倒不是她圣母心,想着天下大同之类的美梦。只是那种地方的存在就是在无时无刻地提醒她,哪怕她生活安稳富足,周边所见也都是一些殷实人家,就算穷苦也不至于吃不起饭。但是这个世界终归还是古代,再富足的城市也会有阳光照不到的黑暗。

郑卓也点头,他比宝茹这个闺阁小姐更晓得外头的行情,当初他们在姚家铺子做伙计时就见过姚家要给各处例钱,但是在城北这个治安很好的地方,这一切都是光明正大,不会再有其他勒索,而且收了钱的人是真的管用,往往会维护商家的利益。

但是那些法外之地是个什么情况,那就实在难以预料了,郑卓从他的经验来说也觉得没必要为了节省一点作坊的地皮钱和一些工钱,给宝茹招来说不清的麻烦。毕竟他们不是白手起家,实在缺钱的很,对于宝茹而言,更重要的是稳定。

宝茹挑选了半晌,勾定几处,道:“先不说作坊的事儿,还是铺面比较要紧,铺面定下来了后头自然带着小作坊,这就是一个开头,然后大作坊再筹谋都不迟。”

郑卓也觉得宝茹说的有理,和宝茹带着他们选定的几处铺面就去问姚员外其中门道,姚员外看了看两个小的的种种选择,心里有些得意,郑卓也就罢了,之前就在铺子里做伙计,后来又出门跑商,眼光眼界自然也是有的。

但是宝茹能考虑的面面俱到就让人吃惊了,这又和有做生意的天赋不同,这些缜密的考虑应该是经验累积起来才能有的,宝茹如今的表现倒像是世间真有‘生而知之’者一般。不过宝茹可不知自己让姚员外这般觉得,实在是选择门面之类的事情应该有哪些注意,换一个现代人来谁都能说个一二三来罢了。

就是没有亲身经历,也总是有些道听途说的资讯的。在现代许许多多随处可见的知识,对于古人来说都是行业内部口口相传的秘密,外行人要入行,没个师傅往往都是要从头积累,把所有的跟头再摔一遍才成!

姚员外把宝茹和郑卓找出的几个铺面写在一张纸上道:“这几个铺面都还算不错,都不是繁华大市所在,那些铺子动辄几千上万两一间,对‘甘味园’来说早了些,若是将来‘甘味园’按着宝茹的设想越来越好,全湖州都吃‘甘味园’的点心时倒可以再想这事儿,如今还是脚踏实地些。”

然后他又在几处铺面上画了一个小记号,道:“这几处最好,你们找这些铺面时平衡了各样的考虑,这些铺面说来都是争不多的,但是圈出来的几个却又一样好处,离着咱家无论是现在的纸札巷子,还是将来的石狮子街都不算格外远,不说自家方便照顾,只说是这一圈的,打着转儿也能找到熟人,无论是买铺子,还是将来铺子打点都不是抓瞎了。”

姚员外的说辞浅显,然而句句话都是实在的很,听起来不高深,但是真正办事的时候必然会有这些考量,宝茹自然毫不犹豫地点头接受。

说到这儿,姚员外又提起一件他一直思虑的事儿,他皱着眉头认真道:“宝姐儿你做的这生意如今很好,一个是东西真好,还有一个就是这也算得上是独门生意了。别处做不来你这样的点心,生意兴隆也是自然的,那你可想过以后?”

姚员外的担忧可不是没有道理,宝茹做的这些点心糖果,说简单不算最简单,说难也难不到哪儿去。若真想偷师,实际上也容易泄露,那时候各家糕饼铺子争先做出来,那么‘甘味园’也就没什么竞争力了,虽不至于没生意做,但是生意艰难也是可以预见的了。

宝茹点点头,这么明显的事情她不至于没想过,但是她也没什么特别好的解决方法,这是个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时代,哪怕在杏林这样的行业能有个‘秘方’不能随意盗用的说法,但是这其中也有很多猫腻。

保护‘秘方’其实也有不少人家在做,但其中的手段参考意义也不是很大。譬如他们会和做工师傅签订文契,说定在自家做多少年,始终不能泄露东家秘方,不然就有哪些赔偿。有些讲信义的能一直保守,而一些人则会因为金钱出卖,在这个时代追责,实在太难。

还有一些秘方比较特别,能够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底下人并不知其中隐秘。这种秘方倒是比较好保守的,往往按着亲缘传承,没有意外的话倒是能一直传承,直到失传。但是可惜的是,宝茹家的点心很难做到这一点。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霸道的做法,一些地方豪强蓄奴成百上千,只用自家奴婢和家丁做事,把人全都圈在作坊里,周围也有人看守,经营的像个铁桶一般。这也是个法子,但是这又是姚家学不了的,她家哪有那势力!

宝茹整理了一番自己的想法,这才无可奈何道:“这是一门手艺,真当秘方保守起来可是千难万难。我也没想过真能保守到底,只是一开始咱们能尽可能地不泄露出去就算成了。等到‘甘味园’一步步做大,作坊再增多,那时候再如何倒还好。毕竟咱们的牌子就算立起来了虽然被人学去对生意有些许影响,但是终归已经站住脚了。”

宝茹的意思明显,姚员外和郑卓也立刻懂了。宝茹压根儿就没有天真地觉得这样的手艺能一直保密,她也没打算在这个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上劳心劳力,她的做法是前期尽可能控制,等到规模扩大,招牌打响,也就不在乎了。

毕竟那时候的同质化竞争她的‘甘味园’就已经站在领先位置了,凭借着深入人心的品牌她也能存活下来而且活得很滋润。这和这时候的许多百年老店是一个道理,只要他们自己做好品控,那么同类型的竞争之中他们往往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了。

姚员外抬头想了想,对宝茹点点头道:“你能考虑到这些我也就放心你自己做生意了,更何况还考虑地这般务实,我竟没甚好说的了。接着我也不做声,你就只管自己行事,外头奔忙就让卓哥儿帮忙,我就看一回我家两个孩儿是不是独当一面了。”

宝茹和郑卓对视一眼,晓得姚员外是真的要放手一次给他们两个一回真正的历练,心底有了一些忐忑,但同时也有些跃跃欲试的意思。宝茹就不必说了,她本就是在这上头有野心的。至于郑卓,他虽然不如宝茹活跃,但他是一个十分有担当的男儿,只见着宝茹这样卖力,就足够激发他做得更多了。

两个人私底下商议,自然要兵分两路,宝茹在家监工,打理生产和销售,至于郑卓则忙碌在湖州的大街小巷。一个是与之前看好的几个铺子的主人商谈买卖的事情,各家给出的条件不一,有些死咬着不改,有些却还有的谈,郑卓要一家一家比对,找出最实惠的一个。

另外还有往城郊看地皮也不一定是真的只能看地皮。买了地再建,时间上又要耽搁。最好是有的作坊本身经营不善就要倒了,这样的作坊售价不高,考虑到它的建筑并不是新的,所以应该比买地皮自建更加便宜,倒是更好的选择,只是这样的机会到底可遇不可求。

大作坊的事儿不提,铺面的事情紧急,郑卓也更加上心,自然也更早有了眉目。十来日跑下来,郑卓终于圈定了最后两家,一个是鼓楼南街靠近街底的一家,原来是个绒线铺子。门面两间,是个楼房,上下就是四间屋子,不过按着这时候楼上一般主人,下面经营的观念来看,只能按着两间门面的价钱算了。

这小楼后头倒是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只是没得屋子,真想在后头建个小作坊的话那就要再兴建了。这也耽搁时候,本来不应留到最后的,只是这一处实在合适,价钱最低,离家里也格外近。

另一个则是在天王庙街前头的天后娘娘大街这也是因为有着一座天后宫而得名的街道,倒是和天王庙街有些相似。这儿还比鼓楼南街要稍稍热闹一些,只是价钱也高了许多。门面两间半,到底两层,后头才是住人的正房,正房前后都有小小院落。完全符合宝茹的设想,而且它离姚家是如此地近,仿佛是专门为宝茹准备的似的。不过,这样合适也对得起它的价钱就是了。

郑卓把这两处的情况都说与宝茹,道:“前一处好是好,但是你如今急等着用,就不算好了。而天后娘娘那一处,虽然价高一些,但还在合适范围内,所以倒是好些你怎么说?既然是你的生意那就你决定罢。”

郑卓这些年出门做生意,也算是学到了很多。晓得做生意必定要有一个主事,若是不以一人为主,反而‘两头大’的话,这生意是做不成的虽然俗话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又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但是现实是真到做决定的时候还是只有一个人拿主意就够了。

若是换了其他人,或许还会因为宝茹女子的身份有所轻视,会自己占据主导地位,越过她自己就决定反正之前就说好了两人‘兵分两路’的,郑卓真的自己定下来也不算什么。

但是郑卓是什么样的人,莫说他不是那等轻视女子,见不得女子做主导的人。就说这个做着主导的人是宝茹,就足够让他甘心处于被指挥的位置了。他心中有属于男子的掌控欲,但是那一点在宝茹面前就成了不存在的了。

宝茹看着郑卓的成果,自然满意的很,最重要的是她感受到了一种尊重。宝茹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她对自己的处境清楚的很,所以他也看出了郑卓给她打下手有多用心这不是能力的问题。

说不定姚员外找了他铺子里的任意一个伙计也能配合宝茹,但这是不一样的。处于对东家的恭敬,那伙计也会把事情做的漂漂亮亮,但是绝对不会有郑卓身上这样一份尊重。很多时候两可之间,他们会自行其是,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极端一些的,说不定会觉得宝茹这样一个女孩子懂什么?就算宝茹做出一些什么,他们也只当是姚员外在后头出谋划策,总之他们很难相信宝茹真的有多少能力,宝茹是无论如何也难得他们的尊重。虽说这一份尊重很难说价值什么,它可能并不会影响实际,但是这对宝茹来说足够重要。

带着这样满意的心情宝茹道:“何必要选呢?两个都买下来就是了!那鼓楼南街也是好地方,这样价低的铺面也难得一见说是主家有难处,急等着开销,这才要压价贱卖吧。这已经是极大的便宜了,买下来只有赚的,咱家既然有不用的银子,这样的买卖为甚不做?”

宝茹说这话的时候十分自信,她想到了当初自己满湖州找宅院铺面也没找到这样明显有赚头,这一回不是可以追求这个了,倒是自己上门。她这时候自然不会思维固化,只想着找个铺面做‘甘味园’的生意,而忘了顺带买铺面赚钱也是极好的。

宝茹吐出心中一口郁气,心里快活无比,虽然一开始是为了打发无聊才开始找些事情做的,但是现在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消遣了。她明白了,果然人还是要实现自身价值才会觉得更加快乐。

第100章 推广大会

接下来几日中, 宝茹只管盯着盯着生产, 事先原料倒是备得足这也是为了拿到各家店子的折扣价, 不然你一点儿一点儿买多出来的价就能吞掉好些利润。所有的材料都在姚家仓库里屯着,只等着宝茹组织人手就能不断制造出美味的糖果。

宝茹自己不太吃这些糖果, 一个是这些对她并不算稀奇, 再有就是谁成日泡在做糖果的厨房。闻着这甜味儿过日子, 只怕也要心里腻烦了,不过宝茹却给周围的邻里和周媺她们都送了一些。一个是出于人情, 有了好东西送一些作礼本就是应有之义。

另一个也是为了宣传, 宝茹家周边的人家和周媺她们都是湖州中上人家。这样的人家即使是价格偏贵的点心糖果什么的也是毫无负担的, 所以只要有口碑,‘甘味园’在这些人中间就能卖得很好。联系到这些人家相交的人家也是差不多的,就可以知道, 宝茹送出这些作礼只是打开了一个窗口,立刻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成为自己的顾客。

事情也没有出乎宝茹的预料, 只要是吃过‘甘味园’的糖果的, 都是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