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玩法》作者:陈之遥

第11章

言谨倒有些心虚,感觉这是一个类似于老外那种的夸张表扬,字面上的 you are amazing,其实只是 so so。

她有这个自知之明。贾思婷对她说就是著作权法,但她来之前还是很做了一番研究。可惜当时这个关键词下几乎没有中文资料,她海搜一通,只在《中国版权》这样的行业期刊上找到一篇陈年文章,以及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里一篇翻译转载的英语论文,其中引用的都是美国法律体系下的案例,而且也都有些年头了。她囫囵读过一遍,自觉凑出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答案。却也只有这么多,再往深了问,她就不知道了。

传媒娱乐对她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她只是暗自打气,有什么关系呢?实习的时候跟着地黄丸做造纸企业上市,她也不懂造纸是怎么回事,并且可以说那一屋子的人里面没有一个真的懂。

但周其野接下来的问题大多关于她那三个月的实习,跟过哪几个律师,做的哪些项目,具体都干了点啥。而后再延伸开去,小到她是怎么做尽职调查里的历史沿革和资质证照核查,大到 VIE 和红筹架构的区别是什么。

言谨其实准备了不少著作权法相关的内容,可他一个都没问。估计是觉得实习生反正啥都不懂,只想看看她的工作态度和学习能力如何。问题不算难,言谨自认做事效率挺高,也很有学习的主动性,却还是觉得好似压力面试,一路勉力回答,身上出了一层汗,衬衣贴在背后,给空调一吹,有点凉。

周其野看出她紧张,玩笑说:“我刚毕业那会儿也是在至呈做过 IPO 苦力的。”

言谨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笑,此处显然不适合跟着吐槽。

周其野却继续问下去:“你为什么不想留在资本市场组呢?”

言谨怔了怔,心里说,不是我不想,而是人家不要我好吗。

但周其野看着她笑了。

言谨忽然领会,他连她怼地黄丸的事情都知道了。

她略感尴尬,清了清嗓子,是为了给自己争取点时间,但其实也没太多考虑,只是如实回答:“资本市场组本来是我的求职目标,我对自己的能力也很有信心。但工作是双向选择,我确实感觉那里不太适合我。”

周其野又问:“为什么觉得不适合?是工作氛围,还是因为 dirty work?”

言谨说:“两方面都有。我不排斥 dirty work,作为实习生或者将来的低年级律师,即使是简单重复劳动,我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但我还是觉得工作不能都是简单重复劳动。”

周其野说:“那你觉得工作应该是怎样的呢?”

言谨说:“比如一个项目的尽职调查是我做的,我希望也能参与到这个项目的其他流程当中,而不是把我平摊到好几个项目上,每次都让我做同样类型的简单重复劳动。”

语气流利自信,但最后一句刚出口,她已经在后悔,怎么把实话说出来了呢?搞得好像在教老板做事。

她看过许多红圈所的招聘启事,其中常有这么一条,认同公司制,愿意分工合作。本来觉得无可厚非,但在资本市场组实习了三个月之后,再看到这句话,她都会想到穿背带裤的卓别林在流水线上拧螺丝的情景,拧着拧着就被卷到无数大小齿轮之间,变成那部庞大机器的一部分。

周其野却好像完全不介意,只是接着问:“你最喜欢的电影是哪一部?”

转折过于突然,言谨怔了怔。

周其野又道:“别说《肖申克的救赎》。”

言谨彻底卡壳,她刚想说《肖申克的救赎》。

周其野解释:“上周校招面试,我问那些同学喜欢看什么电影,都回答我《肖申克的救赎》,我不想再听到《肖申克的救赎》这几个字了。”

言谨笑起来,而后说:“我最喜欢的电影,如果非要说一部的话,卓别林,《摩登时代》。”

周其野领会到其中的幽默,也跟着笑了。

也许是因为话题的跑偏,面试似乎已经到了随便聊聊兴趣爱好的收尾阶段,也许也是因为那个笑容,像照片里一样,显得既年轻又真诚,当他再次开口问:“你已经说了不想做 IPO 的理由,那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想做娱乐法吗?”

言谨笑,几乎不假思索地说:“这段时间找工作,总是被问到类似的问题,你为什么不想做 IPO,而想做投融资,或者你为什么不想做投融资,而想做并购、建工、破产。我一直觉得这样的问题很难回答……”

短暂一秒的停顿,周其野没说话,只是支肘在一侧扶手上,颇为玩味地看着她,等她继续。

言谨能够意识到自己已在面砸的边缘。这些念头每天都在她脑子里翻覆,却又完全没有准备,是就业辅导老师口中面试的大忌。但她还是按照那一刻的所思所想说下去:“现实是,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并没有足够的自由去选择自己想做的工作。而且,在 TA 真正进入这个行业之前,也没有资格去说什么喜欢不喜欢。我肯定算不上文艺青年,您问我电影,我真的在想《肖申克的救赎》,对于传媒和娱乐行业,也只有极其粗浅的了解,但仅仅那一点,对我是有触动的……”

周其野听着,再次微笑。原定半小时的面试已近尾声,他还是问:“能具体说说吗?”

言谨说:“就上个月,我去做了一次群演。”

周其野有些意外,笑问:“感觉怎么样?”

“不能说喜欢,”言谨摇头,回答,“但在那之前我跟很多人一样,认为这个行业被冠名为娱乐,也就只是闹着玩。”

“之后呢?”他问,期待地。

“之后,”她说下去,组织着词句,“……一般人其实是很难在工作中找到热爱的,就像三岁上幼儿园,六岁上小学,成年人都得有份工作,自理自立,仅此而已。但我觉得,在这个行业里是有的。所有那些创作者,哪怕只是极其无名的一个,比如一个替身,在成片中只有背影……”

周其野竟也点头,说:“这确实是个残酷的行业,任何人想要被看见,都需要中彩票头奖那样的幸运。”

言谨亦点头,虽然当时的她并不真正理解这句话里的意思。脑中出现唯一的画面,竟又是那场人造的大雨,那个雨夜独行的背影。她只是想,面前这位连《肖申克的救赎》都看不上,跟他谈电影,起码得是一般人叫不出名字的大师作品,那种闷死人的文艺片吧。如果说自己被一部抗日神剧里的一个镜头感动?还不如不说。

最终说出来的,只是这样一段话:“如果有幸进入这个行业,现在的我可以给予的不多,只有作为一个法学生的专业能力,我的责任心,未来每一天的投入和积累。我会努力让自己觉得我能干这个,让我服务的对象也觉得我可以。直到某一天,当我足够了解,做得足够好,这份工作可能也会变成我的热爱。”

……

面试略微超时,言谨走出办公室的时候,下一场的同学早已经等在外面。脸瞧着有点眼熟,应该也是至呈某组淘汰的实习生,或者在更早的笔试和集体面试上遇到过。

人家对她似乎也有印象,偷偷跟她打听:“里面都问什么了呀?”

言谨还是觉得有些神奇,说:“电影,会问最喜欢的电影。”

同学一脸迷惑,但秘书已经在叫名字,赶紧进去了。

言谨走出去,搭电梯下楼,在大堂还了临时门禁卡。回想方才说的那些话,感觉简直就是放飞自我。我我我,太多的我,把想要这份工作的理由说得好像是一次探索和历险,真的会有合伙人纵容一个实习律师这样做吗?

而且,面试进行到最后,连惯例的那些问题都没有,薪资待遇,团队架构,如果被录取了跟哪位律师,什么时候能挂上实习证。不知道是因为时间来不及,还是她彻底面砸了,人家觉得没必要再谈那些,只是感谢她今天拨冗前来,然后告诉她,结果一周之内通知。

其实是有点后悔的。她挺喜欢他的风格,尊重,亲和,讲究规则。她也很清楚地知道正常面试的画风是从哪一问开始跑偏的。既然人家说不想听到《肖申克的救赎》,她完全可以在 IMDB Top10 里再选一部,为什么要说《摩登时代》?还说什么热爱不热爱的呢?

但再想,每一个字又都是她想说的。

电梯下到底楼,走出那栋大厦,心跳却一直不曾变慢。她索性跑起来,跑进地铁站,跑上月台。一趟列车刚好驶来,带起的风吹在她脸上,像是一部青春励志片里的一幕。

险险上了车,被挤得贴在门上,她努力平复呼吸。热爱,她再一次想起这个略显矫情的词语,忽然又觉得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如果周其野选择了她,说明他值得她相信,如果他不选,她也就祝福他,能在那一堆“肖申克的救赎”当中找到一个他满意的。

第10章 【10】2023